祖國醫(yī)學認為,耳不僅是聽覺器官,而且與全身經絡臟腑有密切的聯(lián)系,是機體體表與內臟聯(lián)系的重要部位。耳部經絡與全身經絡連成一體。因而耳廓上的一些特定部位既可反映全身各部位的病變,又能作為刺激點以醫(yī)治相應部位的病癥。耳針醫(yī)治就是根據上述機理,采用毫針刺激耳廓上相應的穴位,來達到醫(yī)治的目的。
常用穴位:腎、膀胱、尿道、盆腔、前列腺、神門。
方法:每次選穴2~3個,中度刺激,留針15~20分鐘,或耳穴貼壓,每次醫(yī)治選用一側耳朵,交替進行。
加減:
濕熱壅滯者,加小腸、三焦。
陰虛火動者,加腎、內分泌。
腎虛陽衰者,加腎、內分泌。
氣血瘀滯者,加三焦、脾、胃。
注意事項:
前列腺疾病合并有嚴重心血管疾患者不宜采用強刺激,惡性貧血、血友病患者不宜針刺,宜耳穴貼壓。耳殼有炎癥或凍傷、潰破、皮膚病者應忌針刺,用針注意得氣效佳,操作要正規(guī),消毒要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