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是次于健康的一種身體狀態(tài),我國大部分都市青年都處于這一狀態(tài)。對此,希望大家重視自己的身體。下面就是我院為了患者朋友們的速查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而開發(fā)出來的一種自我驗證亞健康狀態(tài)的方法
1 傳統(tǒng)醫(yī)學中的“亞健康”
我們通常說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與“病”含義不同。“疾”是指不易覺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用的措施,就會發(fā)展到可見的程度,便稱為“病”。這種患疾的狀態(tài),現代科學叫“亞健康”或“第三狀態(tài)”,在中醫(yī)學中稱“未病”。
“未病”不是無病,也不是可見的大病,按中醫(yī)觀點而論是身體已經出現了陰陽、氣血、臟腑營衛(wèi)的不平衡狀態(tài)。我們的祖先早就意識到,有了疾病除積很尋找除疾之法外,還積累了許多預防疾患的措施。《黃帝內經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不亦晚乎?”由此可鮮明地看出我們的祖先已認識到對疾病應“未雨綢纓、防患未然”的重要。
2 現代醫(yī)學中的亞健康
亞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狀態(tài),這是一類次等健康狀態(tài)(亞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tài),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狀態(tài)”、“中間狀態(tài)”、“游離(移)狀態(tài)”、“灰色狀態(tài)”等的稱謂。是處于疾病與健康之間的一種生理機能0下的狀態(tài),亞健康狀態(tài)也是很多疾病的前期癥兆,如肝炎、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等。亞健康人群普遍存在六高一0,即高負荷(心理和體力)、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體重、功能0。
細究之,亞健康是個大概念,包含著前后銜接的幾個階段:其中,與健康緊緊相鄰的可稱作“輕度心身失調”,它常以疲勞、失眠、胃口差、情緒不穩(wěn)定等為主癥,但是這些失調容易恢復,恢復了則與健康人并無不同。它約占人群的25%~28%。
這種失調若持續(xù)發(fā)展,可進入“潛臨床”狀態(tài),此時,已呈現出發(fā)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傾向 ,潛伏著向某病發(fā)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處于這類狀態(tài)的超過1/3,且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他們的表現比較錯綜,可為慢性疲勞或持續(xù)的心身失調,包括前述的各種癥狀持續(xù)2個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復感冒、精力不支等。也有客服將其錯綜的表現歸納為3種減退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和適應能力減退。從臨床檢測來看,城市里的這類群體比較集中地表現為三高一0傾向,即存在著接近臨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功能偏0。
另有至少超過10%的人介于潛臨床和疾病之間的,可稱作“前臨床”狀態(tài),指已經有了病變 ,但癥狀還不明顯或還沒引起足夠重視,或未求診斷,或即便客服作了檢查,一時尚未查出 。嚴格地說,后一類已不屬于亞健康,而是有病的不健康狀態(tài),只是有待于明確診斷而已 。因此,扣除這部分人群,也有不少研究者認為亞健康者約占人口的60%。
外的研究表明,現代社會符合健康標準者也不過占人群總數的15%左右。有趣的是,人群中已被確診為患病,屬于不健康狀態(tài)的也占15%左右。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生命過程的兩端的話,那么它就像一個兩頭尖的橄欖,中間凸出的一大塊,正是處于健康與有病 兩者之間的過渡狀態(tài)---亞健康。
【亞健康的后果】
亞健康是一種臨界狀態(tài),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雖然沒有明確的疾病,但卻出現精神活力和適應能力的下降,如果這種狀態(tài)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包括:心理障礙、胃腸道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癌癥、性功能下降,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煩躁、失眠、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腹脹、心慌、胸悶、便秘、腹瀉、感覺很疲憊,甚至有欲死的感覺。然而體格檢查并無器官上的問題,所以主要是功能性的問題。 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除了疲勞和不適,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如果碰到高度刺激,如熬夜、發(fā)脾氣等應激狀態(tài)下,很容易出現猝死,就是“過勞死”。
“過勞死”——是一種綜合性疾病,是指在非生理狀態(tài)下的勞動過程中,人的正常工作規(guī)律和生活規(guī)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淤積并向過勞狀態(tài)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狀態(tài)。
【要擺脫亞健康的困擾,人們應當: 】
§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營養(yǎng)。其中,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yǎng)素;維生素A能促進糖蛋白的合成,xibao膜表面的蛋白主要是糖蛋白,球蛋白也是糖蛋白,F今都市人不愿意吃豬肝,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維生素A攝入不足,呼吸道上皮xibao缺乏抵抗力,常常容易患病。
§人體不能合成維生素和礦物質,而維生素 C、 B族和鐵等對人體尤為重要,因此每天應適當地補充多維元素片; 除此之外,微量元素鋅、硒、維生素B1、B2等多種元素都與人體非特異性功能有關。
§調整心理狀態(tài)并保持積很、樂觀; 廣泛的興趣愛好,會使人受益無窮,不僅可以修身養(yǎng)性,而且能夠輔助醫(yī)治一些心理疾病。 善待壓力,把壓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會適度減壓,以健康、良好的心境。
§及時調整生活規(guī)律,勞逸結合,充足睡眠; 適度勞逸是健康之母,人體生物鐘正常運轉是健康,而生物鐘“錯點”便是亞健康的開始。
§增加戶外體育鍛煉活動,每天一定運動量;現代人熱衷于都市生活忙于事業(yè),身體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加強自我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戒煙限酒:醫(yī)學證明,吸煙時人體血管容易發(fā)生痙攣,局部器官血液供應減少,營養(yǎng)素和氧氣供給減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氣和養(yǎng)料供給,抗病能力也就隨之下降。少酒有益健康,嗜酒、醉酒、酗酒會削減人體功能,必須嚴格限制。
【亞健康的狀態(tài)】
1、精神緊張,焦慮不安
2、孤獨自卑,憂郁苦悶
3、注意分散,思考膚淺
4、容易激動,無事自煩
5、記憶閉塞,熟人忘名
6、興趣變淡,欲望驟減
7、懶于交往,情緒0落
8、易感疲勞,眼易疲倦
9、精力下降,動作遲緩
10、頭昏腦脹,不易復原
11、久站頭暈,眼花目眩
12、肢體松軟,力不從愿
13、體重減輕,體虛力單
14、不易入眠,多夢易醒
15、晨不愿起,晝常打盹
16、局部麻木,手腳易冷
17、掌掖多汗,舌燥口干
18、目干0燒,夜常盜汗
19、腰酸背痛,此起彼安
20、舌生白苔,口臭自生
21、口舌潰瘍,反反復生
22、味覺不靈,食欲不振
23、反酸噯氣,消化不良
24、便稀便秘,腹部飽脹
25、易患感冒,唇起皰疹
26、鼻塞流涕,咽喉腫痛
27、憋氣氣急,呼吸緊迫
28、胸痛胸悶,心區(qū)壓感
29、心悸心慌,心律不整
30、耳鳴耳背,易暈車船
我們可以對照以上“信號”自我檢查,具有上述兩項或兩項以下者,則為“黃燈”警告期,目前尚無需擔心,具有上述3~5項者,則為快速“紅燈”預報期,說明已經具備“過勞死”的征兆;6項以上者,為二次“紅燈”危險期,可定為“疲勞綜合征”———“過勞死”的“預備軍”。另有三種人易“過勞死”:一是有錢(有勢)的人,特別是只知道消費不知道保養(yǎng)的人;二是有事業(yè)心的人,特別是稱得上“工作狂”的人;三是有遺傳早亡血統(tǒng)又自以為身體健康的人。
【健康狀況應有的狀態(tài) 】
1.體重基本穩(wěn)定:一個月內體重增減不超過4kg,超過者為不正常。
2.體溫基本在37℃左右:每日的體溫變化不超過1攝氏度,超過1攝氏度者為不正常。
3.脈搏每分鐘在75次左右:一般不少于60次,不多于100次,否則為不正常。
4.正常成年人每分鐘呼吸16~20次:呼吸次數與心脈跳動的比例為1:4,每分鐘呼吸少于10次或多于24次為不正常。
5.大便基本定時:每日1~2次,若連續(xù)3天以上不大便或一日4次以上為不正常。
6.每日進食量保持在1~1.5kg左右:連續(xù)一周每日進食超過正常進食量的3倍或少于正常進食量的1/3為不正常。
7.一晝夜的尿量在1500ml左右:連續(xù)3天24小時內尿量多于2500ml,或一日內尿量少于500ml為不正常。
8.成年女性月經周期在28天左右:超前或推后15天以上為不正常,常有痛經伴隨。
9.正常成年男女結婚后能生育:夫妻生活在一起未避孕,3年內不育為不正常。
10.每日能按時起居:睡眠6~8小時,若不足4小時或每日超過15小時為不正常。